月2日,在中国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投融资峰会上,针对光伏电站建设面临的困难,与会专家呼吁尽快为光伏电站建设和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针对当前光伏电站投资风险管控这一难点问题,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魏显贵从土地、限电、资金、质量的风险防范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是土地风险。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广阔,项目大多在偏离、开阔、退化草地、未利用荒地以及沙化地等区域,但因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以用地问题也是决定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的关键点之一。然而,由于政府不同部门对同一块土地规划的性质不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许可文件办理中遇到了障碍,土地手续进展缓慢。
第二是限电风险。发电量是电站投产后保证收入来源的基础。目前,地处西北区域的光伏电站受到网架架构以及当地电力消纳能力双重影响,光伏电站投产后无法正常发电,弃光情况严重。在限电严重的地方,由于电网消纳能力有限,甚至出现轮流发电现象。
第三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滞后造成的资金风险。2012年,国家对第一、四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目录进行确认,2014年8月公布第五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目录,从要求项目申报到目录正式确认,时间长达一年。截至目前,2013年底以来投产的光伏电站,补贴目录一直未组织申报。在黄河上游水电已投光伏项目中,以光照条件好且无限电弃光的一期项目实际情况测算,电费补贴后,导致电站投资回报率减少20%。
第四是开发容量下达时间滞后影响建设质量的风险。由于年度光伏电站建设容量确定时间较晚,对于必须在年内建成的投产项目,扣除设计、招标采购等程序性工作所需要的刚性时间、用于项目施工的有效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设备安装和调试基本在冬季进行,建设质量难以保证,且建成后隐患较多。
对于光伏发电当前面临的良好机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张永安说,作为清洁能源,太阳能每秒达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500吨煤的容量,意味着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为地球提供一年所需的能量。从能源供给到装备制造,再到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太阳能家电,太阳能产业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能源效率,需要政府部门在税收政策、机制创新、产业集中度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面对光伏电站发展的种种困境,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王进强调,并网消纳和补贴是当前困难的环节,但这些问题都在解决之中。光伏行业并网的气候条件能不能达到要求?如何真正解决电网消纳问题?王进说,这主要还是依靠电力体制改革,相信随着新电改方案的出台,以上问题不久后将能够解决。对于财政补贴问题,王进透露,国家财政的钱是准备好的,究竟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钱没到位,是哪个部门推迟了?这些行业和企业关心的问题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希望尽快得到好转。 |